豺皮
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>> 藥品百科 >> 中藥百科 >> 豺皮 | 中藥圖典 |
豺皮 Chái Pí |
|
---|---|
別名 | |
功效作用 | 消積;解毒;止痛;定驚。主疳痢;慝齒;腳氣;冷痹;小兒夜啼 |
英文名 | Jackal skin |
始載于 | 《唐本草》 |
毒性 | 有毒 |
歸經(jīng) | 脾經(jīng)、肝經(jīng)、腎經(jīng) |
藥性 | 平 |
藥味 | 苦 |
【拼音名】 Chái Pí
【來(lái)源】為犬科動(dòng)物豺的皮。
【生境分布】棲于山陵、森林中。群居,性兇猛,多在晨昏活動(dòng)。分布黑龍江、吉林、河北、新疆、西藏、云南、廣西、廣東、江蘇、福建、四川等地。
【性味】
①《唐本草》:"性熱。"
②《日華子本草》:"有毒。"
【功能主治】
①《唐本草》:"主冷痹腳氣,熟之以纏病上,瘥止。"
②孟詵:"主諸疳痢,腹中諸瘡,煮汁飲之,或燒灰和酒服之;其灰敷匿齒瘡。"
【來(lái)源】
藥材基源:為犬科動(dòng)物豺的皮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棲息于山地、丘陵、森林等處。而熱耐寒,群居性,具獵食中型獸類之特性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黑龍江、吉林、河北、新疆、江蘇、福建、廣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【性味】味苦;性平
【草藥簡(jiǎn)介】
豺(《詩(shī)經(jīng)》),又名:豺狗(《埤雅》),紅狼。
體形似犬,身長(zhǎng)1米左右,尾長(zhǎng)約30厘米,體重約10余公斤。頭寬,顏面部較鈍,額低,耳直立,較短而圓,吻部較狼短。毛色隨季節(jié)、產(chǎn)地而異,一般通身皆呈赤棕色,或棕褐色,背中部毛尖黑色,故在背中部出現(xiàn)棕褐色,在體后更深些。頭上暗棕色,吻部淺褐色。腹部棕色或黃白色。四肢同于背色。尾略粗,末端全黑色。
【生境分布】棲于山陵、森林中。群居,性兇猛,多在晨昏活動(dòng)。分布黑龍江、吉林、河北、新疆、西藏、云南、廣西、廣東、江蘇、福建、四川等地。
|
出自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“豺皮”條目 http://www.31365zzz.com/w/%E8%B1%BA%E7%9A%AE 轉(zhuǎn)載請(qǐng)保留此鏈接
關(guān)于“豺皮”的留言: | 訂閱討論RSS |
目前暫無(wú)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