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黃附子湯
A+醫(yī)學百科 >> 大黃附子湯 |
【方名】 大黃附子湯
【出處】 《金匱要略》
【方論】方中附子、細辛溫經(jīng)散寒,大黃瀉下通便。三味合用,共成溫經(jīng)散寒,通便止痛之功。
【功用】 溫里散寒,通便止痛。
【主治】 寒積里實證。。腹痛便秘,脅下偏痛,發(fā)熱,手足厥冷,舌苔白膩,脈弦緊。(本方常用于急性闌尾炎、急性腸梗阻、睪丸腫痛、膽絞痛、膽囊術后綜合征、慢性痢疾、尿毒癥等屬寒積里實者。)
【用法】 水煎服。
【禁忌】 使用時大黃用量一般不超過附子。
【方解】 本方證因寒邪與積滯互結于腸道所致。寒為陰邪,其性收引,寒人于內(nèi),陽氣失于溫通,氣血被阻,故見腹痛;寒邪阻于腸道,傳導失職,故大便不通;寒邪凝聚于厥陰,則脅下偏痛;積滯留阻,氣機被郁,故發(fā)熱;陽氣不能布達四肢,則手足厥逆;舌苔白膩,脈弦緊為寒實之征。治當溫散寒凝以開閉結,通下大便以除積滯,立溫陽通便之法。本方意在溫下,故重用辛熱之附子,溫里散寒,止腹脅疼痛;以苦寒瀉下之大黃,瀉下通便,蕩滌積滯,共為君藥。細辛辛溫宣通,散寒止痛,助附子溫里散寒,是為臣藥。大黃性味雖屬苦寒,但配伍附子、細辛之辛散大熱之品,則寒性被制而瀉下之功猶存,為去性取用之法。三味協(xié)力,而成溫散寒凝、苦辛通降之劑,合成溫下之功。
附子與細辛相配是仲景方中治療寒邪伏于陰分的常用組合,如麻黃細辛附子湯中是與麻黃同用,意在助陽解表;本方是與苦寒瀉下之大黃同用,重在制約大黃寒性,以溫下寒積,意在溫陽通便。一藥之異,即變助陽解表而為溫下之法,且方中附子用至3枚,遠比麻黃細辛附子湯為大,此中輕重,大有深意,臨證用藥當細心體會。
【化裁】 腹痛甚,喜溫,加肉桂溫里祛寒止痛;腹脹滿,可加厚樸、木香以行氣導滯;體虛或積滯較輕,可用制大黃,以減緩瀉下之功;如體虛較甚,加黨參、當歸以益氣養(yǎng)血?! ?/p>
目錄 |
加減法
B.如果積滯程度輕,可用制大黃減緩瀉下之力
C.如果病人體虛,可加黨參18 當歸15
【附方】 無。
【附注】 本方為溫下法的代表方,又是治療冷積便秘實證的常用方。臨床應用以腹痛便秘,手足厥冷,苔白膩,脈弦緊為辨證要點?! ?/p>
文獻
方論 周揚俊《金匱玉函二注》卷 10:“此寒邪之在中、下二焦也。脅下屬厥陰之部分,于此偏痛,必有所積,積而至于發(fā)熱,其為實可知也。及視其脈不滑數(shù)而緊弦,洵為陰脈,果是陰邪結于陰位矣。且緊屬痛,固因寒而痛;弦為實,亦因寒而實。故非下則實不去,非溫則寒不開。然肝腎同一治也,厥陰之實,系少陰之寒而實,茍不大用附子之熱,可獨用大黃之寒乎?入細辛者,通少陰之經(jīng)氣也,以寒實于內(nèi)而逼陽于外也,或里有寒表有熱,但未可定也?!?/p>
《金匱要略.腹?jié)M寒疝宿食病脈證并治》:“脅下偏痛,發(fā)熱,其脈緊弦,此寒也,以溫藥下之,宜大黃附子湯?!薄 ?/p>
研究
配伍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該方能顯著促進寒積便秘型小鼠排便,增其排便量。經(jīng)拆方分析,單用大黃對模型無瀉下作用,與附子、細辛合用則作用明顯增強,且附子、細辛能對抗小鼠體表溫度下降和改善腸道運動。
論述
1.《金鑒》引張璐:大黃附子湯,為寒熱互結,剛柔并濟之和劑。近世但知寒下一途,絕不知有溫下一法。蓋暴感之熱結而以寒下,久積之寒結亦可寒下乎?大黃附子湯用細辛佐附子,以攻脅下寒結,即兼大黃之寒以導之。寒熱合用,溫攻兼施,此圣法昭然,不可思議者也。
2.《溫病條辨》:附子溫里通陽,細辛暖水臟而散寒濕之邪;肝膽無出路,故用大黃,借胃腑以為出路也。大黃之苦,合附子、細辛之辛,苦與辛合,能降能通,通則不痛也。
3.《成方便讀》,陰寒成聚,偏著一處,雖有發(fā)熱,亦是陽氣被郁所致。是以非溫不能散其寒,非下不能去其積,故以附子、細辛之辛熱善走者搜散之,而后用大黃得以行其積也。
關于“大黃附子湯”的留言: | 訂閱討論RSS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