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半夏
A+醫(yī)學百科 >> 藥品百科 >> 中藥百科 >> 法半夏 | 中藥圖典 |
法半夏 | |
---|---|
別名 | |
功效作用 | 燥濕化痰。用于痰多咳喘,痰飲眩悸,風痰眩暈,痰厥頭痛。 |
英文名 | RHIZOMA PINELLIAE PREPARATUM |
始載于 | |
毒性 | |
歸經(jīng) | 胃經(jīng)、肺經(jīng)、脾經(jīng) |
藥性 | 溫 |
藥味 | 辛 |
法半夏: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(Pinellia ternata(Thunb) Breit.)的塊莖。中國大部分地區(qū)均有。主產(chǎn)于四川、湖北、江蘇、安徽等地。夏、秋二季莖葉茂盛時采挖,除去外皮及須根.曬干。呈類球形或破碎成不規(guī)則顆粒狀。表面淡黃白色、黃色或棕黃色。質(zhì)較松脆或硬脆。主治燥濕化痰。用于痰多咳喘,痰飲眩悸,風痰眩暈,痰厥頭痛。
目錄 |
形態(tài)特征
法半夏是植物半夏的炮制加工品,原植物塊莖圓球形,直徑1-2厘米,具須根。葉2-5枚,有時1枚。葉柄長15-20厘米,基部具鞘,鞘內(nèi)、鞘部以上或葉片基部(葉柄頂頭)有直徑3-5毫米的珠芽,珠芽在母株上萌發(fā)或落地后萌發(fā);幼苗葉片卵狀心形至戟形,為全緣單葉,長2-3厘米,寬2-2.5厘米;老株葉片3全裂,裂片綠色,背淡,長圓狀橢圓形或披針形,兩頭銳尖,中裂片長3-10厘米,寬1-3厘米;側裂片稍短;全緣或具不明顯的淺波狀圓齒,側脈8-10對,細弱,細脈網(wǎng)狀,密集,集合脈2圈?;ㄐ虮L25-30(-35)厘米,長于葉柄。佛焰苞綠色或綠白色,管部狹圓柱形,長1.5-2厘米;檐部長圓形,綠色,有時邊緣青紫色,長4-5厘米,寬1.5厘米,鈍或銳尖。肉穗花序:雌花序長2厘米,雄花序長5-7毫米,其中間隔3毫米;附屬器綠色變青紫色,長6-10厘米,直立,有時“S”形彎曲。漿果卵圓形,黃綠色,先端漸狹為明顯的花柱?;ㄆ?-7月,果8月成熟。
該品呈類球形或破碎成不規(guī)則顆粒狀。表面淡黃白色、黃色或棕黃色。質(zhì)較松脆或硬脆,斷面黃色或淡黃色,顆粒者質(zhì)稍硬脆。氣微,味淡略甘、微有麻舌感?! ?/p>
地理分布
分布于中國(除內(nèi)蒙古、新疆、青海、西藏尚未發(fā)現(xiàn)野生的外),朝鮮、日本也有?! ?/p>
生長習性
生長在海拔2500米以下,常見于草坡、荒地、玉米地、田邊或疏林下,為旱地中的雜草之一。 該種喜暖溫潮濕,耐蔭蔽;可栽培于林下或果樹行間,或與其它作物間作,可用塊莖、珠芽或種子繁殖?! ?/p>
醫(yī)藥價值
塊莖入藥,有毒,能燥濕化痰,降逆止嘔,生用消癤腫;主治咳嗽痰多、惡心嘔吐;外用治急性乳腺炎、急慢性化濃性中耳炎。獸醫(yī)用以治鎖喉癀。
法半夏
【拉丁名】Rhizoma Pinelliae
【英文名】 Pinellia Tuber
【來源】該品為半夏的炮制加工品。
【產(chǎn)地】中國大部分地區(qū)均有生產(chǎn),主產(chǎn)于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河南、安徽、貴州、浙江、江蘇等地。
【制法】取凈半夏,大小分開,用水浸泡至內(nèi)無干心,取出;另取甘草適量,加水煎煮二次,合并煎液,倒入用適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,攪勻,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,浸泡,每日攪拌1~2次,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,至剖面黃色均勻,口嘗微有麻舌感時,取出,洗凈,陰干或烘干,即得。每100kg凈半夏,用甘草15kg、生石灰10kg。
【鑒別】
(1) 該品粉末淡黃色至黃色。照半夏項下的〔鑒別〕(1) 項試驗,顯相同的結果。
(2) 取該品粉末2g,加鹽酸2ml,氯仿20ml,加熱回流1 小時,放冷,濾過,濾液蒸干,殘渣加無水乙醇0.5ml 使溶解,作為供試品溶液。另取甘草次酸對照品,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,作為對照品溶液。照薄層色譜法(附錄Ⅵ B)試驗,吸取供試品溶液5μl,對照品溶液2μl,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F254薄層板上,以石油醚(30~60℃)-苯-醋酸乙酯-冰醋酸(10:20:7:0.5) 為展開劑,展開,取出,晾干,置紫外光燈(254nm) 下檢視。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,顯相同的暗紅色斑點。
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辛、溫。歸脾、胃、肺經(jīng)。
【功能主治】燥濕化痰。用于痰多咳喘,痰飲眩悸,風痰眩暈,痰厥頭痛。
【用法用量】 3~9g。
【注意】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。
【貯藏】置通風干燥處,防蛀。
【摘錄】《中國藥典》
|
關于“法半夏”的留言: | 訂閱討論RSS |
給法半夏條目的留言--106.111.126.207 2015年10月29日 (四) 13:18 (CST) 留言: 法半夏按分類是屬于哪類的啊 | |
添加留言 |